【銀礦選礦】銀鉛精礦如何有效分離?
2025-07-18 來源:鑫海礦裝 (53次瀏覽)
銀鉛精礦是從含銀的鉛礦石或鉛銀共伴生礦石中通過選礦工藝獲得的中間產品,是銀和鉛冶煉的重要原料。該類型礦物中,銀多以自然銀、硫化銀形式存在,鉛多以方鉛礦存在,在氧化程度較高的礦石中也可能以白鉛礦、鉛礬等形式存在。本文將圍繞銀鉛精礦如何分離進行介紹。
一,銀鉛精礦的來源礦石類型

銀鉛精礦主要從含銀鉛礦石中獲取,這類礦石按照礦物組成和成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硫化銀鉛礦石:這是常見的礦石類型,其中鉛主要以方鉛礦形式存在,銀主要以輝銀礦(Ag?S)、螺狀硫銀礦等硫化物形式存在,且常與方鉛礦緊密共生。此外,礦石中還可能含有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等其他硫化礦物,以及石英、方解石等脈石礦物。
氧化銀鉛礦石:多由硫化銀鉛礦石經風化作用形成,鉛主要以白鉛礦、鉛礬形式存在,銀則以角銀礦等氧化礦物形式存在。此類礦石相對少見,選別難度較大。
二、銀鉛精礦分離方法
銀鉛精礦中銀和鉛緊密共生,分離難度較大,目前常用的分離方法主要有浮選法、火法分離和濕法分離幾種。
1、銀鉛精礦浮選分離
浮選法分離銀鉛精礦,主要是根據(jù)抑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抑制鉛浮銀和抑制銀浮鉛兩種工藝。

抑鉛浮銀:采用重鉻酸鉀、硝酸鉀等抑制劑抑制方鉛礦,使銀礦物上浮。重鉻酸鉀抑制劑能與方鉛礦表面反應生成難溶的鉻酸鉛薄膜,使其失去可浮性,而對銀礦物的抑制作用較弱。在浮選過程中,將礦漿pH值調節(jié)至pH8-9呈弱堿性,加入適量抑制劑,然后添加黃藥類捕收劑和起泡劑浮選銀礦物,可得到銀精礦和鉛尾礦。
抑銀浮鉛:當銀主要以類質同象形式賦存于方鉛礦中時,可采用氰化物來抑制銀礦物,浮選方鉛礦。氰化物能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絡合物,使銀礦物表面親水而被抑制,而對方鉛礦的捕收影響較小。在浮選時,將礦漿pH值調至10-11,加入適量氰化鈉抑制銀礦物,再用黃藥捕收方鉛礦,得到鉛精礦和銀尾礦。
2、銀鉛精礦火法分離
火法分離銀鉛精礦,是基于銀河鉛的熔點及沸點差異,通過高溫熔煉實現(xiàn)分離。將銀鉛精礦與熔劑混合后送入反射爐或鼓風爐中進行熔煉,在1000℃以上的高溫條件下,方鉛礦分解為金屬鉛和二氧化硫,金屬鉛形成鉛熔體,而銀因密度較大且與鉛互溶,會進入鉛熔體中,形成鉛銀合金。隨后,對鉛銀合金進行電解精煉,在電解過程中,鉛在陰極析出,銀則進入陽極泥中,從而實現(xiàn)銀和鉛的分離。
火法分離多適于處理品位相對較高的銀鉛精礦,但能耗較高,且會產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需配套環(huán)保設施。
3、銀鉛精礦濕法分離
濕法分離銀鉛精礦是利用銀和鉛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特性差異進行分離的,常用的有酸浸法和氨浸法。
酸浸法:采用硝酸、硫酸等酸溶液浸出鉛,使銀留在殘渣中。方鉛礦與酸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硝(硫)酸鉛進入溶液,而銀礦物不溶于稀硝(硫)酸,過濾后可得到銀殘渣和含鉛溶液,再從含鉛溶液中回收鉛。
氨浸法:在氨性溶液中,鉛能與氨形成可溶性的絡離子而被浸出,銀則不溶于氨性溶液。將銀鉛精礦與氨水和氧化劑混合,在常溫下進行浸出,方鉛礦被氧化并與氨反應進入溶液,銀留在浸出渣中,實現(xiàn)銀和鉛的分離。
以上便是銀鉛精礦分離方法的介紹,在實際選礦廠中,銀鉛精礦的分離方法需根據(jù)精礦的礦物組成、銀鉛含量及賦存狀態(tài)等因素綜合選擇。
鑫??商峁└黝愋豌y礦、鉛礦礦業(yè)服務,包括采選及尾礦處理等??蔀槠涮峁┏商追桨?,包括選礦試驗,工藝流程設計,成套設備,選廠安裝調試及后期的運營管理等服務,如有需求,歡迎咨詢。
推薦:銀礦選礦方法、鉛礦選礦方法